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均,“ 韵 ”的古字。
《文选·张衡<思玄赋>》:“考治乱於律均兮,意建始而思终。”旧注:“律,十二律。” 李善 注:“《乐汁图徵》曰:圣人往承天助,以立五均,均者,亦律调五声之均也。”
律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ǜ jūn,是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
律 lǜ(ㄌㄩˋ)
(一)、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二)、约束:律己。
(三)、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四)、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五)、姓。
均 jūn(ㄐㄨㄣ)
(一)、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二)、皆,都,老少均安。
(三)、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四)、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五)、〔均钟〕古代乐器。
(六)、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