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淳厚貌;浑厚貌。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君夙有闻於乡,博学明仪,其量渊然,其行敦然,其堪是任,无疑也。” 清 恽敬 《原命》:“夫气不有呕然而和者乎?穆然而肃者乎?其呕然者,非秩然而序,无以大;其穆然者,非攸然而通,无以久;其序而大,通而久者,不有其敦然者乎?”
(二)、粗厚结实貌。
清 唐甄 《潜书·省刑》:“ 山东 习用重刑·杖以巨竹连根为之,长八尺,头径六寸,厚五寸,敦然方物也。”
(三)、混沌貌。
《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永寧 太僕 东郡 张阁 以简质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杜恕 《家戒》:“ 张子臺 ,视之似鄙朴人,然其心中不知天地閒何者为美,何者为好,敦然似如阴阳合德者。”
(四)、聚拢貌。
宋 王安石 《杂咏》之六:“所以彼行苇,敦然遂其生。”
敦 dūn(ㄉㄨㄣ)
(一)、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二)、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三)、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四)、姓。
然 rán(ㄖㄢˊ)
(一)、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二)、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三)、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四)、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五)、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六)、古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