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谓主管某项事务的辅佐官员。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邓艾 ﹞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冠摧履决,蓝缕带索,何肎与俗人竞干佐之便僻,修佞幸之媚容。”
(二)、榦佐:指能担负重任的大臣。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千官之法,本於五行,是则 皞 、 頊 、 夏 、 商 所闓置”自注:“上选卿尹,则非敬忌择人之道,下撰榦佐,则非庶慎罔知之义,此 魏 晋 以来之积弊,而 殷 法已为其前导。”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安全手册》是2008-08-0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编。
干(乾) gān(ㄍㄢ)
(一)、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二)、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三)、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四)、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五)、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六)、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七)、个数:若干。
(八)、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九)、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十)、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十一)、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十二)、〔干将( jiàng )〕古剑名。
(十三)、姓。
佐 zuǒ(ㄗㄨㄛˇ)
(一)、辅助,帮助:佐证(证据)。佐餐。
(二)、处于辅助地位的人:僚佐。
(三)、劝:佐食。佐酒(a.陪伴喝酒;b.就着菜肴把酒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