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学舍;书斋。
《后汉书·党锢传·刘淑》:“ 淑 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古之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皆谓之精舍。”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东汉 时候,私人传经的事业很盛,有些学者设立‘精舍’,先后著籍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往往从几千里外到那里去求学。”
(二)、道士、僧人修炼居住之所。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建安 五年”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时有道士 琅邪 于吉 ,先寓居东方,往来 吴会 ,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 吴会 人多事之。”《魏书·外戚传上·冯熙》:“ 熙 为政不能仁厚,而信佛法,自出家财,在诸州镇建佛图精舍,合七十二处。” 唐 白居易 《香山寺新修经藏堂记》:“寺有佛像,有僧徒,而无经典。寂寥精舍,不闻法音,三宝闕一,我愿未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生》:“ 商河 李生 ,好道。村外里餘,有兰若,筑精舍三楹,趺坐其中。”
(三)、精致的房舍。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堂后精舍数间,卧室在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院中精舍华好,又闻琴声。”
(四)、指心。
《管子·内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 尹知章 注:“心者,精之所舍。”
精舍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社,后来也指出家人修炼的场所为精舍,现在精舍多指都市人修身养性、追求人生真谛而求学的地方。
精 jīng(ㄐ一ㄥ)
(一)、上好的白米:“食不厌精”。
(二)、细密的,与“粗”相对:精密。精细。精确。精制。精读。精选。精心。精研。精雕细镂。
(三)、聪明,思想周密:精悍。精敏。精明。
(四)、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精华。精英。精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五)、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精力。聚精会神。无精打采。
(六)、专一,深入:精诚。精忠。精炼。精湛。精严。
(七)、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精子。
(八)、很、极:精湿。精瘦。精光。
(九)、完美,最好:精美。精妙。精益求精。
(十)、明朗,清明:“天精而见景星”。
(十一)、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精灵(a.鬼怪;b.机灵)。妖精。
(十二)、古同“菁”,花。
舍 shě(ㄕㄜˇ)
(一)、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二)、施舍:舍粥。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