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谓应该列入或提到的事物因疏忽而没有列入或提到。
《后汉书·杨震传》:“名实覈所部,应当斥罢,自以状言,三府廉察有遗漏,续上。”《北史·韦阆传》:“ 孝文 每与德学沙门谈论往復, 纘 掌缀録,无所遗漏,颇见知赏。”《歧路灯》第七回:“你可打算行李,休遗漏下东西。” 巴金 《家》一:“我恨不得把所有的话一字不遗漏地说出来。”
(二)、指弃置未用的人或物。
《后汉书·仲长统传》:“夫如此,然后可以用天性,究人理,兴顿废,属断絶,网罗遗漏,拱柙天人矣。”
(三)、犹失火。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连忙推开楼窗看时,见乱烘烘道:‘ 井亭桥 有遗漏。’”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二折:“我则听的 张员外 家遗漏火发。”《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当夜黄昏后,忽居民遗漏。”
遗漏,汉语词汇。拼音:yí lòu释义:1、谓应该列入或提到的事物因疏忽而没有列入或提到。2.指弃置未用的人或物。3.犹失火。
遗(遺) yí(一ˊ)
(一)、丢失:遗失。遗落。
(二)、漏掉:遗忘。遗漏。
(三)、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四)、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五)、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六)、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七)、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八)、抛弃:遗弃。
漏 lòu(ㄌㄡˋ)
(一)、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渗漏。漏泄(①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②泄露)。漏电(跑电)。
(二)、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透漏。
(三)、脱逃或无意放过:疏漏。遗漏。挂一漏万。漏网之鱼。
(四)、〔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漏尽更深”。
(五)、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漏(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漏。
遗漏的近义词:脱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