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方言。湖泊。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中山 城北园中亦有大池,遂谓之海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坠峡而下,又见东麓海子一围,水光如黛,浮映山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后汉 燉煌 太守 裴岑 《破呼衍王碑》,在 巴里坤 海子上 关帝祠 中,屯军耕垦,得之土中也。”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 阴山 下面是一片清澄见底的大湖, 匈奴 人把它叫‘海子’。”
(二)、即 南海子 ,今 北京市 南郊的 南苑 。
元 、 明 、 清 时代皇帝与贵族的游猎处。 吴伟业 《海户曲》“大红门前逢海户” 靳荣藩 注引 清 高士奇 《扈从西巡日录》:“ 南红门 内 海子 , 元 时为 飞放泊 。”参见“ 飞放 ”。
(三)、即 积水潭 。在 北京 城内。
《元史·河渠志一》:“ 海子 一名 积水潭 ,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匯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参阅 清 孙承泽 《天府广记》卷三六。
海 hǎi(ㄏㄞˇ)
(一)、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二)、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三)、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四)、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五)、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六)、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七)、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八)、姓。
子 zǐ(ㄗˇ)
(一)、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二)、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三)、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四)、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五)、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dàn )。棋子儿。
(六)、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七)、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八)、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九)、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十)、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十一)、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十二)、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十三)、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十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