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词语由本义引申而成的新义。
清 江藩 《经解入门·说经必先通训诂》:“字有义,义不一。有本义,有引申义,有通借义。”
引 yǐn(一ㄣˇ)
(一)、拉,伸: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
(二)、领,招来: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
(三)、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
(四)、退却:引退。引避。
(五)、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六)、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引(出殡)。
申 shēn(ㄕㄣ)
(一)、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二)、用于记时: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三)、陈述,说明:申述。申斥。申辩。申冤。三令五申。申请。申报。
(四)、重复,一再:“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五)、中国上海市的别称。
(六)、姓。
义(義) yì(一ˋ)
(一)、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二)、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三)、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四)、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五)、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六)、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七)、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