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二)、古代历法名称之一。
《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 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
(三)、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三个甲子共一百八十年为一周,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四)、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赋》:“ 上元 锦书传宝字, 王母 琼箱荐金约。”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宫邀 上元 。”
(五)、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六)、指帝王。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握斗调元化,持衡佐上元。”
上元,拼音shàng yuán,出自《旧唐书·中宗纪》。
上 shàng(ㄕㄤˋ)
(一)、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二)、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三)、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四)、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五)、去,到:上街。
(六)、向前进:冲上去。
(七)、增加:上水。
(八)、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九)、涂:上药。
(十)、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十一)、拧紧发条:上弦。
(十二)、登载,记:上账。
(十三)、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十四)、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十五)、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十六)、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元 yuán(ㄩㄢˊ)
(一)、头、首、始、大: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
(二)、基本: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
(三)、同“圆”。
(四)、未知数:一元二次方程。
(五)、中国朝代名:元代。元曲。
(六)、姓。
(七)、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