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高声地说。
《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 唐 韩愈 《虢州司户韩府君墓志铭》:“后大衙会日,司録君趋以前,大言曰:‘请举公过。’”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伪囚荷枷》:“夷目大言曰:‘若何人敢来议军事。’”
(二)、指谋划大事之言。
《礼记·表记》:“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 孔颖达 疏:“大言,谓立大事之言。”
(三)、正大的言论。
《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成玄英 疏:“夫詮理大言,犹猛火炎燎原野,清荡无遗。”
(四)、夸大的言辞,大话。
《史记·高祖本纪》:“ 刘季 固多大言,少成事。”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教人未必知,而学者未必信,矜为大言以相欺,天下之伪,自是而起。”《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作品选·女状元》:“口出大言把山治,难道说你还有什么洋经验?”
(五)、杂体诗的一种。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杂体有大言、小言、两头纤纤、五杂组、离合姓名、五平、五仄、十二辰、回文等项。”
大言,指高声地说;谋划大事之言。语出《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
大 dà(ㄉㄚˋ)
(一)、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二)、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三)、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四)、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五)、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六)、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七)、时间更远:大前年。
(八)、〔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九)、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言 yán(一ㄢˊ)
(一)、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 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二)、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三)、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四)、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五)、姓。
大言的近义词: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