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古代儿童于端午节所系的项索。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綵繫,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
端 duān(ㄉㄨㄢ)
(一)、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二)、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 zhòng )。品行不端。
(三)、事物的一头:端的( dì )(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
(四)、用手很平正地拿: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
(五)、姓。
午 wǔ(ㄨˇ)
(一)、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二)、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三)、古同“忤”、“迕”,逆,背。
索 suǒ(ㄙㄨㄛˇ)
(一)、大绳子或大链子: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
(二)、搜寻,寻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三)、讨取,要:索还。索求。索取。勒索。
(四)、尽,毫无:索然无味。
(五)、单独:离群索居。
(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