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弹劾驳斥。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謐 为人外似疎略,而内多忌。其在臺阁,数有所弹駮,臺中患之,事不得行。”《魏书·李冏传》:“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弹驳公卿,无所迴避,百僚皆惮之。”
(二)、犹指摘。
沙汀 《淘金记》二十:“‘二爸他们当事的时候,哪里像这样呀!’寡妇说,有点感慨万端。‘他哥子哪还有弹驳的!’”
dàn bó ㄉㄢˋ ㄅㄛˊ 弹驳(1).弹劾驳斥。《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谧 为人外似疎略,而内多忌。其在台阁,数有所弹驳,台中患之,事不得行。”《魏书·李冏传》:“ 冏 性鲠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弹驳公卿,无所回避,百僚皆惮之。”(2).犹指摘。 沙汀 《淘金记》二十:“‘二爸他们当事的时候,哪里像这样呀!’寡妇说,有点感慨万端。‘他哥子哪还有弹驳的!’”
弹(彈) dàn(ㄉㄢˋ)
(一)、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二)、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驳(駁) bó(ㄅㄛˊ)
(一)、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批驳。驳斥。驳倒( dǎo )。反驳。驳论。驳议。
(二)、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斑驳。驳杂。
(三)、大批货物用船分载转运:驳运。驳船(转运用的小船。亦作“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