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中原经济区
词语解释
中原经济区-概况 中原经济区实质上只是借用了中原之名而并非史学界严格意义上的中原目前中原经济区包括 、安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济源6个中原城市和长治、晋城、邢台、邯郸、临清、荷泽、聊城等中原周边城市 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三大经济区之后,于1985年中原13市联合成立的又一庞大经济区域,从该区域成立到2005年的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6190.87亿元,比1985年翻了4翻多,年均增长16.1%,目前该区域已形成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电力电子电器、汽摩配制造、纺织、建材、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强劲经济发展,加快了中原经济区的崛起,也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之后新的经济隆起带,成为带动和促进全国发展中坚力量。 中原经济区 -形成 中原经济区(原名: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成立于1985年9月,是当时的邯郸市长白录堂和新乡市市长刘仲轩倡议并协商兄弟地、市同意,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成立的,历经20年风雨,现经济区有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十三市,包括山西省的长治市、晋城市;河北省的邯郸市、邢台市;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临清市;河南省的新乡市、安阳市、焦作市、濮阳市、鹤壁市、济源市组成的跨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目前,这一区域国土总面积97444平方公里,总人口5601.6万人,119个县(市、区)。 “中原经济区联络处”是经济区唯一的常设办事机构。按照章程规定,办公地点设在邯郸市,干部由邯郸市选派管理。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牵头筹备各种活动和会议,收集传递信息,组织协调包括各市联合协作项目在内的多种事项的落实,搞好服务等。 中原经济区-发展 近年来,经济区各成员市之间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互通、衔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除原有的高速公路互通之外,今年又修通了邯(郸)长(治)、长(治)晋(城)、晋(城)焦作、焦(作)新(乡)、鹤(壁)濮(阳)、聊(城)邯(郸)等高速公路,方便了往来,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2004年中原经济区联络处协调各成员市,绘制了全国第二个、北方第一个区域交通旅游图。旅游方面更是好戏连台,合作紧密,近年来先后召开了中原经济区旅游暨景区、景点推介大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经济区内景区、景点形成了红色、绿色、古色旅游等多个旅游精品线路。中原经济区旅游联谊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共谋中原人游中原,中国人游
词语分字解释
- 中(zhōng zhòng)
中 zhōng(ㄓㄨㄥ)
(一)、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 dàng )中。中原。中华。
(二)、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三)、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四)、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五)、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六)、适于,合于:中看。
- 原(yuán)
原 yuán(ㄩㄢˊ)
(一)、最初的,开始的: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
(二)、本来:原样。原型。原址。原主。
(三)、谅解,宽容:原宥。原谅。
(四)、宽广平坦的地方:原野。平原。
(五)、同“塬”。
- 经(jīng)
经(經) jīng(ㄐ一ㄥ)
(一)、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经线。经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二)、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三)、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 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
(四)、治理,管理: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
(五)、通过: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六)、禁受:经受。经风雨,见世面。
(七)、常行的,历史不变的:经常。经费。荒诞不经。
(八)、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经脉。经络。
(九)、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经。曾经。
(十)、缢死,上吊:自经。
(十一)、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经。经血。
(十二)、古同“京”,数目。
(十三)、姓。
- 济(jì jǐ)
济(濟) jì(ㄐ一ˋ)
(一)、渡,过河:同舟共济。
(二)、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三)、补益:无济于事。
- 区(qū ōu)
区(區) qū(ㄑㄨ)
(一)、分别:区分。区别。
(二)、地域:地区。区划。
(三)、〔区区〕小,细微:如“区区小事”。
(四)、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市辖区。
中原经济区相关词语(所含汉字:中 、原 、经 、济 、区 )
中原经济区相关成语(所含汉字:中 、原 、经 、济 、区 )
中原经济区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