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红脚鲣鸟
词语解释
红脚鲣鸟是典型的热带海洋鸟类,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中的岛屿、海岸和海面上。飞翔能力极强,也善于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行走也很有力。栖息时大多在岛屿的灌丛间或乔木枝上,将头部缩在两肩之间。因为脚较为短小,所以在海滩或礁岩上行走时显得笨拙而有趣。在夜间,它有较强的趋光性,所以有时会被灯光引诱到轮船的甲板上或者岛上居民的花园里。详细解释 基本资料 中文正名:红脚鲣鸟 拉丁学名:Sula sul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 1766) 英文俗名: Red-footed Booby 保护等级:国家重点保护Ⅱ级 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 鲣鸟科 Sulidae → 鲣鸟属 Sula → 红脚鲣鸟 Sula sula 形态特征 形如海鸥,体长约为63-74厘米,体色既清新典雅,又鲜艳夺目。身体的羽毛洁白无瑕,仅有部分飞羽为黑色。头部和颈部有黄色的光泽,头顶上缀有少许红色,嘴粗l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上下嘴缘均呈锯齿状。嘴的颜色为淡蓝色,基部为红色。眼睛为黑色,眼周、脸部和喉部裸露无羽,其中眼周和脸部为淡蓝色,喉囊为肉色或红色。翅膀狭窄,长而尖,尾羽共有14枚,呈楔形,非常适合在海面上掠水凌空。一双红色的脚上,具有发达的脚蹼,又使它在水中畅游时得心应手。 黑白色或烟褐色鲣鸟。以红脚白尾为其特征,具浅、深及中间3种色型。浅色型:体羽多白色,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黑色。深色型:头、背及胸烟褐色,尾白。所有色型均具红脚及粉红色的嘴基。亚成鸟全身烟褐色。 虹膜-褐色;嘴-偏灰,嘴基粉红,嘴基裸露皮肤蓝色,嘴下裸露皮肤黑色;脚-亮红色(为识别特征),但所有色型的幼鸟脚均为黄灰色。 叫声:于海上无声,仅在巢时发出叫声。 分布情况 红脚鲣鸟在热带地区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的岛屿上繁殖,全世界共有3个亚种,我国仅有西沙亚种,分布于西沙群岛一带,是当地最常见的一种海鸟,常成千上万只栖息于西沙群岛最东部的东岛上。 分布范围:热带洋面。 分布状况:繁殖于西沙群岛,在中国南海为地区性常见种
词语分字解释
- 红(hóng gōng)
红(紅) hóng(ㄏㄨㄥˊ)
(一)、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二)、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 jué )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三)、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四)、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五)、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六)、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脚(jiǎo)
脚 jiǎo(ㄐ一ㄠˇ)
(一)、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脚心。脚掌。脚背。脚跟。脚步。脚印。脚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脚镣。脚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二)、最下部:脚注。山脚。墙脚。
(三)、剩下的废料,渣滓:下脚料。
(四)、〔脚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
(五)、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 háng )。脚钱。拉脚。
- 鲣(jiān)
鲣(鰹) jiān(ㄐ一ㄢ)
(一)、〔鲣鱼〕身体呈纺锤形,大部分无鳞,头大嘴尖,肉可食,生活在热带海洋中。
(二)、〔鲣鸟〕鲣鸟科各种类的通称。体形像鸭,食鱼类,分布于热带太平洋西部。
(三)、(鰹)
- 鸟(niǎo)
鸟(鳥) niǎo(ㄋ一ㄠˇ)
(一)、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红脚鲣鸟相关词语(所含汉字:红 、脚 、鲣 、鸟 )
红脚鲣鸟相关成语(所含汉字:红 、脚 、鲣 、鸟 )
红脚鲣鸟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