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亦作“ 讹敚 ”。亦作“譌夺”。指文字的错误、脱漏。
清 龚自珍 《与人笺》:“ 孟蜀 以来,槧本繁兴……展转讹夺,流布浸广。” 鲁迅 《<嵇康集>序》:“予幸其书今在京师图书馆,乃亟写得之,更取 黄 本讎对,知二本根源实同,而互有讹夺。” 鲁迅 《<嵇康集>跋》:“原钞颇多讹敚,经二三旧校,已可籀读。”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文句譌夺,取他竟铭校之,始知大较。”
讹夺,指错误脱漏。也说“讹脱”。语出清 龚自珍 《与人笺》:“ 孟蜀 以来,椠本繁兴……展转讹夺,流布浸广。”
讹(訛) é(ㄜˊ)
(一)、错误:讹字。讹误(文字、记载错误)。讹谬。讹传( chuán )。以讹传讹。
(二)、敲诈,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讹诈。
(三)、谣言:讹言(a.诈伪的话,谣言;b.胡言乱语)。
(四)、感化,变化:“岁月迁讹。”
(五)、野火烧。
夺(奪) duó(ㄉㄨㄛˊ)
(一)、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 qiāng )词夺理。
(二)、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 guàn )。
(三)、冲开:夺门而出。
(四)、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五)、晃动:光彩夺目。
(六)、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夺。
(七)、漏掉(文字):第八行夺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