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谓通用格式。
《元典章·诏令一·世祖皇帝》:“自今以后,凡有壐书颁降并用 蒙古 新字,仍以其国字副之,所有公式文书咸遵其旧。”
(二)、在自然科学中,指用数学符号表示各个量之间的一定关系(如定律或定理)的式子。
(三)、指能普遍应用于同类事物的方式方法。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
一、公与式公:金石要例曰:‘僧之称公,当以其名,宋景濂塔铭可按也。及今乃以其字,失之矣,文章家不得因之。’僧之称公,当称名之第二字。如慧远 法师则称远公。道生 法师,则称生公。又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式:作法仪式也。维摩经 问疾品曰:‘一切菩萨法式悉知。’二、公式,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用数学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在数理逻辑中,公式是表达命题的形式语法对象,除了这个命题可能依赖于这个公式的自由变量的值之外。公式精确定义依赖于涉及到的特定的形式逻辑,但有如下一个非常典型的定义(特定于一阶逻辑): 公式是相对于特定语言而定义的;就是说,一组常量符号、函数符号和关系符号,这里的每个函数和关系符号都带有一个元数(arity)来指示它所接受的参数的数目。
公 gōng(ㄍㄨㄥ)
(一)、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二)、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三)、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四)、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五)、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六)、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七)、雄性的:公母。公畜。
(八)、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九)、姓。
式 shì(ㄕˋ)
(一)、物体外形的样子:式样。样式。
(二)、特定的规格:格式。程式。
(三)、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式。阅兵式。
(四)、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式。算式。公式。
(五)、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式。命令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