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钢材期货
词语解释
钢材期货就是以钢材为标的物的期货品种,可以交易的钢材期货是螺纹钢期货和线材期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国,2004年中国钢材产量已占到全球产量近三成。预计2005年中国粗钢生产能力为3.33亿吨,钢材需求量达2.7亿吨。与此同时,中国还是钢材进口大国,2004年进口钢材达2930万吨。对于这样一个世界钢材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2005年2月28日宝钢"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铁矿石大幅涨价的要求后,国内业界对恢复钢材期货交易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如何成为国际钢材定价中心,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详细解释 历史起源 当时线材期货合约的上市背景及交易情况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立的钢材现货批发市场,改变了生产计划由国家规定、产品由国家分配的传统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钢材生产企业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也为建立统一、高效、通畅的钢材流通体系打下了基础。但当时普遍出现的"三角债"以及由现货市场本身的缺陷如信息不畅、交易缺少公开性所带来的问题,困扰着钢材生产和经营企业,制约了钢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急需找到一条履约率高、质量有保障、能产生权威价格的有效途径,线材期货品种正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钢材流通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运而生。1993年3月,苏州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φ6.5mm线材期货交易,之后,天津联合期货交易所、沈阳商品交易所、重庆商品交易所、上海建筑材料交易所和北京商品交易所也相继推出该品种的期货合约。 1993年至1994年,中国的经济正处于特定的起步发展阶段,一方面,由于线材是基本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产品,市场需求面广量大,线材期货交易一推出,马上得到钢厂、物资流通企业和使用厂家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银行资金相对宽松,因而催化了新上市的线材期货品种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这期间全国线材期货交易累计成交总量达到4.52多亿吨,成交金额计1.32多万亿元,交割总量251多万吨,成为当时全国成交量最大的商品期货品。 发展阶段 当时线材期货价格走势回顾1993年至1994年间,受线材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线材期货合约价格波动频繁、波幅较大。线材期货价格走势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3月至6月),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钢材需求迅猛增长,线材现货价格由1700元/
词语分字解释
- 钢(gāng gàng)
钢(鋼) gāng(ㄍㄤ)
(一)、经过精炼,不含磷砂等杂质的铁,含碳0.15钢(一)、7%,比熟铁更坚硬更富于弹性,是工业上极其重要的原料:钢板。钢笔(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钢铁(“钢”和“铁”,喻坚强,如“钢钢的意志”)。轧钢。
- 材(cái)
材 cái(ㄘㄞˊ)
(一)、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材料。教( jiào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
(二)、能力,资质:材干( gàn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 jiào )。
(三)、棺木:寿材。
- 期(qī jī)
期 qī(ㄑ一)
(一)、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二)、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三)、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四)、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五)、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六)、〔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七)、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 货(huò)
货(貨) huò(ㄏㄨㄛˋ)
(一)、商品:货物。货主。货位。货栈。
(二)、钱币:货币。通货。
(三)、卖:货殖(经商)。货卖。
(四)、贿赂。
(五)、骂人或开玩笑的话:蠢货。宝货。
钢材期货相关词语(所含汉字:钢 、材 、期 、货 )
钢材期货相关成语(所含汉字:钢 、材 、期 、货 )
钢材期货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