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要查询的词语或拼音。
(一)、 汉 代里官治事的处所名。
《周礼·地官·里宰》“以岁时合耦于耡” 汉 郑玄 注:“耡者,里宰治处也,若今街弹之室,於此合耦,使相佐助。” 贾公彦 疏:“ 汉 时在街置室,检弹一里之民。”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宫室·申明亭》:“ 赵明诚 《金石録跋》:‘ 昆阳 城中 汉 街弹碑。’不知街弹为何语……盖 周 名锄, 汉 名街弹之室,今之申明亭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凡以州部集民,不为丛脞,夫至众者莫如农圃, 汉 世街弹之制,集县民而致之,今虽不可试行,借观农人之纳丁漕,分期赴县,率十餘日而竣。”
(二)、指街谈巷议。
清 周亮工 《答榕城士民兼寄靖公弟》诗:“巷语难回白士怒,街弹敢为逐臣悲。” 清 恽敬 《坚白石斋诗集序》:“於是自 乾隆 以来,凡能於诗者,不得不自闢町畦,各尊坛坫。是故 秦 权 汉 尺,以为质古;《山经》《水注》,以为博雅;犛轩竭陀,以为诡逸;街弹春相,以为真率。”参见“ 街谈巷议 ”。
街 jiē(ㄐ一ㄝ)
(一)、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地方:街道。街市。街巷。街坊。
(二)、方言,集市:赶街。
弹(彈) dàn(ㄉㄢˋ)
(一)、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二)、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